当前位置: 范文大全  >  调查范文  >  调查问卷范文  >  最新精准扶贫任务调查报告

最新精准扶贫任务调查报告

  2、强化基础扶贫工程

  (1)加强农村公路网建设,以农村公路通达通畅为基础,全面打通农村断头路,系统改造县乡公路,建好客货运输通道、农机作业通道、入户便道,完善生产生活道路体系,实现农村公路网络化、等级化,实现通村水泥路达100%。

  (2)加强国、省、县道的升级改造,加快境内高速、铁路、航空、水运立体网络建设,确保全市交通状况得以全面改善和提升。

  (3)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围绕“骨干工程全覆盖、小微水利全配套、人畜饮水全保障”目标,完善水利设施,加大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和除险加固,加强对既实用又管用的山坪塘、蓄水池和供水站、电灌站的维修与新建工程,大力推进节水灌溉。建设高标准农田,提升地力水平。实现人畜安全饮水达100%。

  (4)加强农村电力、广电、通讯“通村工程”建设,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延伸阅读:

  县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调查报告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和《湖北省扶贫开发规划》及《**县(20xx――20xx)扶贫开发规划》实施以来,县委、县政府以扶贫开发总揽农村工作大局,致力于“兴致富项目、建生态家园、创文明新村”建设重点,坚持规划到村、项目到村、资金到村、效益到户的扶贫开发原则,瞄准“两类”(极端贫困、低收入)人口,坚持以人为本,体现真扶贫,扶

  真贫,齐心协力,上下联动,实行目标管理、对口帮扶和扶贫否决制度,结合实际狠抓各项措施落实,全面实现《**县(20xx――20xx)扶贫开发规划》中期目标。一、全县五年扶贫开发工作主要成效、做法及现状

  进入新世纪,**县委、县政府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湖北省农村扶贫开发规划(20xx-20xx)》和市、县所确定的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制定了农村十年的扶贫开发规划,结合县域实际提出了尽快解决贫困人口增加收入问题,竭力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加强贫困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变全县经济、社会、文化落后状态,为向小康水平迈进创造条件的奋斗目标。并确定了十年扶贫开发的主要任务、指导思想、工作重点和对象、范围。通过实施重点村建设、产业扶贫、搬迁扶贫、教育扶贫、卫生扶贫五大扶贫工程,达到了治贫、治愚的目的。从组织实施《**县(20xx――20xx)扶贫开发规划》的五年时间看,取得了很大成绩,发生了很大变化

  (一)五年来扶贫开发的主要成效

  一是各项经济指标全面增长,贫困面逐步缩小。截止20xx年底,全县gDP达到10538万元,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1亿元,比20xx年的6.6亿元增长53;实现财政收入8068万元,比20xx年的4810万元增长68。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xx年的1331元提高到20xx年的1795元,年人均占有粮食由20xx年的378公斤达到20xx年的400公斤。gDP、工业副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商品零售额、人均纯收入、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外贸出口等八大经济指标增幅在全省排名第八,同时,通过撤村并组和56个贫困村的整村推进建设,全县贫困村由20xx年的204个下降到20xx年的133个,贫困人口由20xx年的18.36万人,减少到20xx年的11.6万人,贫困发生率由66下降到42。贫困人口的住房、衣着、食物结构等得到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20xx年至20xx年,全县共新修维修乡村公路510公里,仅20xx年通村公路硬化达85公里,新修饮水工程1460处,打水井7800余口,建水窖3500余口,架设饮水主管道1168千米,解决了35490户13.84万人饮水困难;通过“农网”改造,解决了农村98.5的农户生产生活用电问题;累计建沼气示范5000多户。对1270户4990人进行了迁移扶贫安置,其中,对125户住草房、窝棚、岩屋的“三房户”住房进行了改造重建。

  三是支柱产业逐渐形成规模,为贫困农户增收奠定了基础。全县扶贫贷款投放累计达2.1亿元扶持支柱产业,签订水电开发合同19份,总装机55万千瓦,协议投资30.8亿元,使境内7大河流全部得以开发。全县在建电站24座,装机45万千瓦,累计投资12亿元;全县茶产业年产量达150万斤,销售收入7000万元,农民人平茶叶收入近300元。同时,支持发展魔芋、黄姜、中药材等特色经济基地达35万亩,人平实现1亩,约3万多户农民从产业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