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教育改革调查情况汇报
2、农村教学点多面广难以集中力量办学,县城学校超容量运行影响教学秩序
我县义务教育呈现如下特点:一是城乡差距明显,县城区学校优于集镇中学、中心小学,集镇学校优于村级小学、教学点,虽然教育行政部门努力撤并了一些教学点,但是学生少、教师少、条件差的教学点依然大量存在,撤并任务艰巨。二是县城区学校布局严重不适应我县“做大中心城区”工作的需要,列表如下:
分析上表可知,一是生均校舍严重不足(省定标准人均7.5平方米)。二是学校教育教学设施严重欠缺。三是班级学生数严重超员。其根本原因随着我县城镇化进度加快,广大人民群众追求优良教育资源愿望加强,县城义务教育学校已不适应需要,在调研中了解到,县汇源小学今年秋季计划招生180人,但学区适龄儿童有350名之多,结果,有的学生家长为了让自己儿女上学,采取了锁学校大门的过激方法。县四小为了应对大量入学学生,不得不采取考试择优入学的办法择取学生。县一小、县二小面对大班额、教学难、教师学生埋怨的局面有苦难言,合理调整县城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迫在眉睫。
3、公办幼儿教育市场份额萎缩,县中心幼儿园的示范作用不强
县中心幼儿园作为我县唯一一所公办的幼儿园,数十年来固守着那块老地盘,没有借助幼儿教育蓬勃发展的态势做大做强,在幼教市场份额呈萎缩状态。据这次调研了解,该园师资补充不够,办园条件简陋,工作机制不灵活,本应该承担的示范作用明显下降。
㈡我县教育行政管理职能弱化,教育教学管理有待加强
㈢教育环境不优,《义务教育法》执法不力
教育是一项系统的综合工程,需要全社会努力,我县教育环境存在如下不足。一是教育大环境不优,我县在实行“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后,再也没有开过一个有乡镇领导参加的全县教育工作会,调整乡镇中、小校长时很少听取乡镇领导意见,只是碰到各项检查时,就把责任推给乡镇政府,造成乡镇政府无权利却承担无限责任。二是法治环境不硬,《义务教育法》执法不力,导致义务教育阶段初中段学生辍学严重,据教育局统计,我县小学升初中的学生数每年在近9000人,但完成初中学业的仅有5000多人,有近4000人辍学或外流,辍学生占学生总数比例近50%。随着新的“读书无用论”及打工潮兴起,辍学行为越来越强烈,据这次调研了解到,溪口中学2007年到2008年度辍学生数为55人,占学生总数8%,2008到2009年度辍学80人,占学生总数12%。白岭中学年辍学率超过5%。为了应付省、市义务教育工作各项达标检查,教育部门只能疲于造假,老师埋厌,主管部门无奈。《教师法》维权艰难,在发生教师、学生或教师、家长的矛盾纠纷时,教师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学校、攻击教师人身的行为并不鲜见。三是社会环境不优,留守学生多,太阳升镇中学调查统计留守学生占学生总数的67%,父母双方在外的占48%,隔代教育和社会上消极因素严重**学校教育。学校、家长深恶痛绝的无证经营网吧、游戏厅、黑书店在县城区、乡镇依然大量存在,严重危害学生身心健康。据调查了解,高中学生90%进过网吧,50%的学生经常进入网吧,部分学生晚上翻学校围墙出去上网,有的网吧派专车接送上网学生。学校周边环境存在问题,经常有社会青年在学校门口或进入学校骚扰女生、抢夺学生财物。一些安全隐患得不到解除,如县三小校门口王亚桥路段没有斑马线,县三中、县汇源小学门口没有设置警示牌、减速带等。四是教师支付的各项费用偏多,据调查,教师一年需缴职称评审费用、继续教育、计算机培训及各类费用,基本要花掉一个月工资,教师经济负担沉重。
㈣经费投入不足,学校负债沉重。
三、赴其他县、市考察的几点启示
1、党政重视是根本。党委和政府重视是教育改革的根本,我们考察的县做法有:一是长远谋划,安徽县委2007、2009年分别下发“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两个文件,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具体措施、保障机制、组织领导作了明确要求,操作性极强。为激发乡镇政府举办教育的积极性,县委以〔2009〕74号《关于加强对乡镇人民政府教育督导考核的通知》,明确由县委组织部牵头考评,将考评结果纳入乡镇年度目标管理考核,表彰履行教育工作职责成绩突出的乡镇。为在全社会营造关爱教育、尊重教师氛围,县每年度召开全县教育工作大会,表彰教育事业各类先进。县设立乡镇教育督导员,加强乡镇与教育部门的联系。县委下发《关于加强县直中小学领导班子及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全面规范领导班子选任及教师的选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