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员个人半年工作总结三篇
(一)茫然阶段
刚入职的第一个月是我的茫然期,跟绝大多的入职者一样,一开始对工作都是没有概念的,个人感受就是不知道做些什么,毕业时老师都给我们忠告少说话,多做事,不懂的思考后再问......我秉着这样的原则,却发现真不知道该朝哪方面去学习去努力,因为当时没有分配任务给我,我们承担不了什么工作,所以就失去了方向。后面就安排我们同事三个先到跟着学习盾构,每天下盾构隧道里面查看管片质量,观看工人如何进行管片拼装,查看管片破损情况,跟着做了些资料。然后到测量班实习一个月,最后到实验室学习半个月。
确实不喜欢这样的状态,想着找到自己的立足点,然后去好好学习工作,刚开始闲暇时间还是比较多的,工作之余本该多看些资料和熟悉图纸,这一阶段时间没有抓紧,对于刚入职的我们,抓紧学习尽快的使自己成长起来,为后续的工作打好基础,这是很重要的。跟在学校相似的,我不缺乏思想和意识,实际行动却做得不够。空想主义般的心里不踏实。如此过了将近一个月,收获可概括为:熟悉了项目部的工作和生活,了解了工程进展情况,学会了做部分资料。
(二)调度生涯
火车站缺人手,还在测量的我们就被调到火车站了,一开始也一样的没有具体的工作任务,四处观看工地然后就看自己带的资料。然后导师带徒,我成了谢经理的徒弟,开始了调度工作。
白天上班,调度比较轻松。我知道调度不是简单的叫挖机施工,安排工人干活这么简单,作为调度要有大局的眼光,特别是在很多工序交叉作业时候,如何安排几件事的先后顺序尤为重要,唯有协调好各项工作才能保证施工有条不紊更高效的进行,也可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开始上晚班,一开始跟着同事一起上,慢慢学习如何去安排工作。后来就我一个人上晚班,上班前都预先计划工作:物资、人员、机械、时间、场地、、、、、、各个方面都准备好了吗?挺多时候整个晚上工地就我一个管理者,也曾抱怨过晚班要人没人,要工具没工具,叫天天不回,叫地地不应。真感到了压力,怕出差错的心态,总是小心翼翼,也想着把事情顺利完美收场。其实这样的心态不适合刚入职的员工,工作上不出差错是不可能的,出了问题我才变得勇敢。有个向上的心态,如何积极的去解决问题,这才是走向成熟的标志。
从没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也不觉得比别人差,工作上也不会眼高手低,自知在大学学到的东西很有限,也没工作经验。所以,作为新手,我从不介意干些体力活儿。十一月份场地内遍布泥浆,施工产生的废泥浆外运也成了关键任务,我不是旁观者,既作管理者又当工人,我和工人师傅一起接管子、拉管子,我不介意满身泥浆,泥浆泵老是出问题,可把我气坏了。事情不顺利我就会产生不快的情绪,却没有致力于检查故障并排除故障,这就是我不够成熟的表现。煎熬的结束了调度,有种解脱感,却很庆幸它给我带来的锻炼和成长。
(三)专职技术员
十二月份中旬开始,开始管理地连墙施工。之前关注成槽施工,也看图纸和学习相关技术,在作为调度员时让我感受很深的事:当时有领导问我地连墙打完几个主孔、几个副孔?我回答不出来。所以尽管我做调度时也在学习地连墙技术,那只是业余技术员。现在作为专职技术员,有机会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我一定要把它做好。
不尽人意的,问题很多,地连墙并不那么容易。每天要了解成槽情况,对成槽的进度了如指掌。地连墙钢筋笼加工得不符要求,甚至很不理想。我们管理力度不够,工人不好管理,达不到技术交底的要求。慢慢的,跟工人交流多了,也熟悉了,他们更愿意配合我们的工作,情况有了好转。所以如何跟更好的跟工人师傅沟通交流好,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作为施工单位,我们于分包单位,既是其业主,是管理者,也是服务者,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施工条件,为他们解决问题,互相配合,更高效更顺利的搞建设。这才是理想的协作状态。
对于工作,我是新手,应该积极主动。向前辈和领导学习;向同事学习;向工人师傅学习。一方面,学习并熟悉掌握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在实践中学习施工工艺并总结经验。对比理论和实践,用理论知识指导和促进施工。把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到我们的具体工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