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范文大全  >  工作范文  >  工作计划范文  >  班主任的“三心二艺”

班主任的“三心二艺”



由此可见,我们班主任只有以满腔的热忱爱我们的学生,学生才会报以我们不断的进步。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索取不是爱,奉献才是最真的爱。

三、教育学生有耐心

众所周知,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班主任的工作更需要孜孜不倦、才能诲人不断。一蹴而就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耐心是班主任成功的法宝。

游贤君同学是班上的“山大王”,性情急躁、言语粗鲁、无心学习、自由散漫,常常和同学吵架,动不动就威胁同学,同学们都“敬”而“远之”,家长也是“摇头叹息”。陈老师决定攻克这个堡垒。如何才能唤醒他的良知,震撼他心灵的深处,引起共鸣呢?陈老师查资料、定策略,反复琢磨、思考。谈话一次又一次,办公室、教室、球场都成为交谈的场所,苦口婆心地教导,时时刻刻地勉励,无拘无束地谈心。但游贤君同学还是风平浪静、我行我素。陈老师没有灰心、没有气馁,他相信,只要找到一个契机,他一定能成功的。皇天不负有心人,一次偶然的机会,游贤君同学沉睡的良久心终于被陈老师感动了。一次,游贤君同学上课趴在桌上睡觉,陈老师问:“为什么睡觉?”他说:“感冒了。”“看医生没有?”“没有,睡一下就好了。”陈老师没有怀疑和责备。下课后,陈老师回到办公室,刚好有位老师在吃感冒药,陈老师立即要了一颗药,用纸杯盛了杯水,然后给游贤君同学送了过去。“你给我买药?”游贤君很惊奇?“啊。”陈老师很随意地答了一句,把药和水给了他就走了。从那以后,陈老师发现游贤君同学慢慢地变了,各个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陈老师的长时间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

可见,在班主任工作中,只要你愿意持之以恒,就会慢慢地发觉,只要你看得起你的学生,只要在适当的时候找准契机、触及灵魂,他们一定会给你惊喜,而且他们会更看得起你,这一切都来自于你工作的耐心。

四、处理偶发事件的艺术

在班主任工作中,常常会遇到很多很多的偶发事件,处理得好,事半功倍,处理不好,事倍功半,可能还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给同学、家长甚至老师带来极大的不便。要想成为一名成功的班主任,在处理偶发事件上,还必须掌握很多的方式方法和技巧,简言之,处理问题要有艺术。

故事如此惊人的相似:一个家里很贫困的同学早上从家里带钱到学校交书本资料费。钱放在书包里,早操之后,钱不见了。她把这个事情报告给陈老师,陈老师在经过调查询问后,确定是在教室里面被人拿了的,并且掌握了一定线索,但是没有证据。怎么办?他没有声张,而是买了几十个信封,做了个纸箱。在每个信封里写了句:“同学,你知道该怎么做吗?我相信你。”中午放学了,陈老师把全班同学都留了下来,娓娓道来一个很感人的故事:一个贫困生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努力学习……然后道出了这个同学的钱在教室里丢失了,现在有个信封,里面写了一句话,希望同学们按照信封里面的要求去做,并且蜻蜓点水般地说了一下他已掌握了丢钱的一些证据。然后把信封发了下去,要求下午上课前投回到纸箱里。下午上课,当他把纸箱抱回去整理信封时,发现不仅那位同学的钱一分不少地还了回来,而且还多了很多零钞和一封信,信里大概的意思说:老师给了我改过的机会,很感激老师的理解,自己也认识到做错了,保证以后不会再做……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育的艺术在于唤醒。”我们班主任愈少有所谓的“匡正”、“指过”的教育设想,就往往愈能收到奇妙的教育效果。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不妨多一些以奖代罚、以柔克刚、声东击西、温柔的冲撞。总之,我们处理偶发事件应该是“相送情无限”的诗意,是“沾襟比散丝”的柔情,是“无理而妙”的机智。

五、掌握让学生“折服”的艺术

陈老师还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用他自己的才艺令他的同学信服,也赢来了学生对他的尊敬。学生喜欢用手指拇转书,陈老师用手指拇转球,技高一筹;学生用魔环扣来考陈老师,陈老师反应灵敏,轻松搞定。比赛乒乓球、象棋和短跑,学生都一一败下阵来。他们最终认为:“陈老师真的厉害。”同学们也少了许多张扬,多了几分矜持,明白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也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同学们打心底佩服陈老师,陈老师的话也变得有了份量,开展工作起来顺利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