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开题报告范文精选
二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根据及其重大意义。党中央为什么要提出大众化的任务。学者们提出他们的看法。胡丰顺认为要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要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彻底的理论;其次必须科学定位,坚持为人民服务、指导实践;再次要立足中国国情,采用民族形式,富有民族特色,实现中国化。左伟清认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我国有着丰富的传统经验和强大的现实基础。王建华认为中国共产党由“一个先锋队”向“两个先锋队”转变,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让马克思主义正在由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向中国整个国家意识形态的转变。这两个转变是明确提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依据。黄俊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当代中国的现实必要性主要体现在:唤醒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活力、扞卫其意识形态地位的必由之路,澄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是大非、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业长青的现实需要,维系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思想理论根基和群众基础、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客观要求,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关键所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重要意义。因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
研究者们无一例外地强调了大众化的重要意义。韦克义撰文指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认为:是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需要,引领和团结广大群众的需要,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的需要,保持党的理论生机与活力的需要。左伟清,刘尚明认为党的十七大首次正式提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这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身的需要,也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同时还是推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的需要,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三、研究思路
本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是:先明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内涵与重大意义,然后分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大众化,再详细探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如何大众化。在研究“是什么”时,从一般的马克思主义大众1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并认真辨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化的关系。
在论述“是什么”的基础上,详尽地论述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意义,从理论意义谈到实践意义,在探讨实践意义时,从社会实践意义到个人实践意义,并指出实现大众化的途径。在研究“为什么”时,先论述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和条件,再论述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崭新形势。在分析基础条件时,先分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彻底性,然后分析其实践的正确性。分析崭新形势时,从机遇方面论述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有利条件到从挑战方面分析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不利条件,重点突出挑战方面,强调大众化的重要性紧迫性。在研究“如何大众化”时,浓墨重彩地构建大众化的机制。按照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义,根据传播学的原理,从成功传播的基本要素出发,构建各要素互动的大众化机制。具体说,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方面就是让马克思主义掌握大众,一方面让大众掌握马克思主义,大众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器进行实践改造社会的过程。传播学认为,传播就是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和反馈这五个基本要素的有序运动。借鉴传播学原理,根据大众化的实际,我们要搞好大众化,必须把握好这几个方面。一是要培养代表党和国家的理论工作者、教育者、传播者等。二是研究大众社会心理,如何让受众选择马克思主义。三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就是党和国家传播什么内容,大众掌握和运用哪些内容。四是按照“媒介即信息”的理论,必须创新和开发媒介,解决好具体如何大众化的问题。五是注意发挥大众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主体互动,达到理论、群众、实践的和谐统一。六是大众化的效果问题,即如何评价大众化。这六个方面问题的把握,形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机制。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什么”,“为什么”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如何”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及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意义何在浑然一体,构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学术大厦。